《天凈沙 ·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阳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在寬中唸書時發現马致远(約1255 - 1321)被貶流放後所寫的《秋思》﹐對他只用三言兩語便勾畫出邊塞斷腸人的滄桑﹐影射他對元廷腐敗官僚失望的心境寫照﹐非常敬佩﹐對這首元曲所描繪的淒美﹐更是情有獨鍾。這種美感如涓涓細流﹐是舒服的﹐是不壓迫的﹐但卻又是讓人沈迷的。讀者會心甘情願的讓這種感傷纏繞﹐不自主地認同曲中的哀傷與無助﹐悲憫的心油然而生。或許這就是《秋思》雋永的所在。
张艺谋的《活着》也散發著同樣的傷情﹐然而﹐它卻又是與《秋思》相異的。故事里﹐在上個世紀上半葉中國社會變革的洪流中掙扎求存的富貴﹐雖然永遠都在忍受著﹐永遠都那麼的不出眾﹐永遠都隨波逐流﹐但他卻沒有因為這一切而喪失了內心的真誠﹐一種不在歷史的洪流中自我放棄的庶民心智。富貴的人生企圖﹐赤坦坦的呈現在他和他的兒子友慶在大躍進時的對話里﹕
“有慶要是聽爹的話啊﹐咱們的日子就越來越好。你看噢﹐咱們家現在也就是一隻小雞兒﹐雞養大了就變成鵝﹐鵝養大了就變成了羊﹐羊養大了就變了牛啦。”
“牛以後呢﹖”
“牛以後就是共產主義﹐就天天吃餃子﹐天天吃肉啦。”
對富貴來說﹐共產主義就只是一種人人得以溫飽的社會狀態那麼簡單而已。雖然經歷過了幾許因社會變遷和政治熱誠所驅動的社會文化改革而帶來的苦難﹐但在他們父子的言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富貴對生活的樂觀。或許﹐身為觀眾的我們會覺得他生活得不舒適﹐沒有物質享受﹐還要夾雜在意識形態的鬥爭中求生存﹐很可憐﹐很可悲。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卻是人性的光輝。對我來說﹐张艺谋所呈現的富貴﹐把中國社會里一般的老百姓變成了意符﹕生活雖然苦﹐沒有其他的選擇﹐他們卻只能努力的生存下去﹐有自尊的活著。
所以﹐何謂美﹖
它不應只是美麗的物體。它超越膚淺與表相存在。它可能以不同的形態出現﹐也可能存在于無形。它有如泉水般﹐在夏日時帶來冰涼﹐在冬天時帶來溫暖。它是舒服的﹐是不強迫的﹐但也是讓人沉溺的。它將會光輝燦爛﹐如果我們能在困境和苦難中有尊嚴的活著。更重要的﹐它無所不在。。。如果我們選擇去發現它的存在。
曾向你推介蒋勋的作品,他是台湾的著名美学大师,也是集多种艺术媒介于一身的艺术家。
ReplyDelete最近托敏仪从台湾带回一些他的书,明天就能拿到,很期待。。。
我喜欢你对美的诠释,很像蒋勋的调调。。
我还在看他那本《美的觉醒》,我看书速度奇慢无比。。
慢慢欣赏。。回味。。。。咀嚼他对文字和美学与品味。。。
听音乐也是如此,可以重复听几遍。。。。